(资料图片)
文/吕品
(作者吕品,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有消费者注意到,在淘宝购物后出现了“顺手买1件”的促销,每次的商品都不一样,与选购店铺也没有关系,因此产生疑问。记者调查发现,“顺手买1件”实为平台和商家的营销手段,并不意味着划算。而且,部分“顺手买1件”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价格欺诈。
“顺手买1件”是近年来网购领域的常见营销套路。当消费者选好了商品,准备提交订单或者付款结算时,总能在页面的醒目位置看到“顺手买1件”的购物提示。这些“顺手买1件”的商品往往标注着高原价和低售价,这样的感官冲击很容易驱使消费者在“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下冲动消费。外卖平台的“凑单商品”、买菜平台的“低价换购”等也都是采取了这种销售模式。
其实,这样的营销模式并非互联网电商的新发明。大家都很熟悉的商场收费台旁边的打火机与口香糖,便是“顺手买1件”的雏形。经济学中经典的“啤酒与尿布摆在一起”的故事,同样是“顺手买1件”的经典案例,即爸爸在给孩子买尿布时往往会给自己买点啤酒带回家。
“顺手买1件”表面上看是经济学的营销手段,但背后却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曾有心理学家提出“搭便车效应”在消费领域的投射,通俗来讲就是当消费者在购物时,其心理状态也被调试到了“消费频道”,购物的欲望会显著提升,而对于消费品的接收门槛会大大降低。“顺手买1件”正是对这种心理的巧妙利用。我们常说“需求是创造出来的”,或者“需求往往在被看到后才会被意识到”。如此说来,“顺手买1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并无可厚非,而且还可以起到满足消费体验、提升购物效率的作用。
然而,如今出现在电商领域的“顺手买1件”却大有跑偏之势,很多“顺手买1件”的产品从价格到品质,都大有水分。一是价格虚高,记者调查发现,一款顺手价19.8元、标价488元的项链,在店铺的正常售卖价格只有29.8元。此外,还有原购物店铺的客服表示,很多“顺手买1件”的商品来自于系统的自动推送,并非来自于店铺,这就进一步放大了商品的品质风险。更让消费者感到无奈的是,在结算页面无法了解到“顺手买1件”商品的生产企业、材质、评价等信息,这就进一步压缩了消费者进行理性购物决策的空间。
当“顺手买1件”成为了“顺手坑一笔”,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行业生态,还涉嫌价格欺诈、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等违法行为。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包括产地、生产者、性能、规格、等级等等。这些规定,都为“顺手买1件”的营销行为划清了法律红线,指明了改进方向。
揆诸现实,想要填平“顺手买1件”的消费陷阱,平台与监管部门要守土尽责,各司其职。平台在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平台内商家监管的同时,也要大力探索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比如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不退货”等规则,在放大消费者的“消费试错权”的同时,也是在收缩商家的套路空间;有关部门也应该以法律为弓矢、以现实为标靶,做到问题的精准打击、难点的各个击破,让“顺手买1件”不再成为劣质商品的藏污纳垢之地。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