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距离瑞银官宣收购瑞信过去近一周时间,市场仍在不断消化这桩收购案的后续影响。

当地时间23日晚间,有欧洲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瑞士当局和瑞银试图最短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对瑞信的收购,以留住客户和员工。


(资料图片)

伦敦商学院助理教授斯塔夫拉卡瓦长期研究银行治理和金融监管问题。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斯塔夫拉卡瓦(Vania Stavrakeva)表达了对瑞信收购案所暴露出的问题的诸多担忧。她认为,由于此次收购在操作层面漠视股东和债权人权益,可能会导致应急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市场的萎缩,更将打压银行业估值。

第一财经:你如何评价此次对瑞信的处理方案?

斯塔夫拉卡瓦:我认为处理方案的操作方式存在问题。第一,方案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迅速推出,尚不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征求了多少股东的意见。目前看来,很多股东似乎都没有发言权。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 因为它涉及如何维护产权的核心问题,这也是一个公司治理问题。你不能无视股东,他们是资产的所有者,在没有征求他们意见的情况下,一夜之间改变规则,从法律上来说,这样的事情不应发生。

第二个问题是应急可转债的处理方式。此次收购案中,应急可转债在股东权益被减记之前便被直接全部减记,这简直闻所未闻。

应急可转债是一个规模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市场,这个市场对行业和监管层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瑞士,也影响美国、欧洲和亚洲。所以从本质上讲,为了30亿瑞士法郎,也就是瑞信被收购的价格,损害了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市场,我认为这是个错误。

第一财经:目前市场条件下,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斯塔夫拉卡瓦:用收购的方式来解决瑞信的相关风险和危机,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因为它能够阻断风险的蔓延。在当下,的确需要快刀斩乱麻,只是操作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第一财经:围绕瑞信的相关风险是否已完全解决?

斯塔夫拉卡瓦: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瑞信本身已经不存在了,但相关风险传导到了其他领域,比如应急可转债投资者遭遇被减记的损失。这些债务实际上优先级高于银行的股权, 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

其他风险方面,就其他金融机构的损失而言,有一些沙特阿拉伯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受到了冲击。但这些投资者对监管机构来说不那么重要, 因为他们是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有能力处理风险, 他们不应指望得到救助。

目前相关方讨论的结果是,瑞信能够传导到其他欧元区和美国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是有限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瑞信危机可以说已经告一段落。

第一财经:欧洲和美国已经有多家银行遭遇危机,影响也外溢到了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主要市场。这是否会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斯塔夫拉卡瓦: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即全球金融危机的定义。目前金融领域存在问题,但与2008年经历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不同。现在银行业面对危机,银行股的估值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打压。这是银行业的危机,但不是我们对金融危机的标准定义。

通常,当我们谈论金融危机的时候,行业监管机构和政府关注的是对实体经济的显著的溢出效应,而现在美国和欧洲主要担忧的是银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商业银行相当一部分利润来自息差。但如果成熟的投资者突然意识到,他们可以迅速开立投资账户并投资于短期政府债券,获得更高的利率,银行存款会大量流失,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银行业面对的危机。

第一财经:瑞信收购案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斯塔夫拉卡瓦:长期来看,在于对银行监管趋势的影响, 在于对发达经济体在产权问题上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政府会有更加严格的监管。

我主要担心的是,这桩交易之后,银行股的估值会持续下降,应急可转债市场也将缩水,而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巨大的市场。在我看来,这就是瑞信被收购案的操作方式将带来的后果。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